導讀:生物基材料是對化石基材料的重要補充。目前我國生物基材料產品品種不豐富,不論是基礎化學品還是聚合物都還有待開發;與同類化石基產品相比,生物基產品成本普遍要高,性能也有待提升。
【塑料機械網 政策及標準】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加快非糧生物基材料創新發展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為便于理解和貫徹實施《行動方案》,現就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行動方案》出臺背景是什么?
生物基材料是指以可再生的生物質為
原料,或經由生物制造生產的產品,包括但不限于含碳的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生物基材料是生物技術與化工產業融合創新、生物化工與傳統化工耦合發展的碩果,有助于減輕石化化工行業對化石原料的依賴,降低生產過程安全風險。近年來,我國依托產業體系齊全等優勢,生物基材料產業發展迅速,正處在產業化發展的關鍵時期,但也面臨原料結構單一、產業化關鍵技術亟待突破、產業支撐體系待健全等問題。“十四五”期間,生物技術加速演進、生物化工快速發展、化工產業加快轉型,此時出臺《行動方案》,旨在立足我國國情,推進基于非糧生物質的生物基材料加快創新發展,促進工農業協調發展,既助力鄉村振興和美麗中國建設,又助力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和碳達峰實施方案落實。
二、《行動方案》功能定位是什么?
《行動方案》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一是明確行動目標,推動規劃政策有關任務落實。聚焦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和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的相關任務,立足產業技術實際,系統謀劃生物基材料產業創新發展,提出量化目標、具體舉措和重點工程。二是堅持有限目標,著力突破產業鏈關鍵環節。聚焦非糧生物質高效糖化、基于非糧生物質糖發酵轉化、工業菌種(群)選育與酶蛋白功能元件開發等關鍵平臺技術,以技術突破為根本,以示范應用為重點,強化生物化工與傳統化工耦合。三是完善政策體系,更好推動生物基材料產業壯大。聚焦技術創新、應用拓展和市場滲透等環節,在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的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著力推動示范引領、構建標識體系、強化服務支撐等。
三、《行動方案》為何聚焦非糧生物質原料?
我國生物基材料產業發展迅速,構建了較為完整的產業技術體系,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骨干企業逐步壯大,重點產品應用漸廣。但目前生物基材料主要還是基于糧食原料。由于我國人均耕地、糧食保有量與部分資源豐富國家相比差異很大,雖然我國糧食連年豐收、供應充裕、市場穩定,若是基于糧食原料發展生物基材料也難以為繼,必然面臨“與民爭糧”“與畜爭飼”等矛盾。因此,我國發展生物基材料,必須樹立并貫徹“大食物觀”,實施“藏糧于技”戰略,將傳統意義上“非糧生物質”轉換為發展生物基材料的原料,防范化解“與民爭糧”“與畜爭飼”等矛盾,間接提高我國單位耕地“糧食”產出,為端牢中國飯碗再貢獻一份力量。
四、加快非糧生物基材料創新發展的難點是什么?
與基于傳統糧食原料規模化生產生物基材料路線相比,非糧生物基材料要以大宗農作物秸稈及剩余物等非糧生物質為原料來生產,在原料預處理、糖化和發酵轉化效率、綜合成本控制等方面難度更大。目前,國內基于非糧生物質的生產技術正處于攻關爬坡階段,工業菌種(群)與酶蛋白功能元件制備、非糧生物質標準化采收保存及預處理、非糧生物質高效糖化、非糧生物質糖替代傳統糧食發酵轉化等關鍵平臺技術正待突破,亟待貫通各關鍵平臺技術并與現有工藝技術進行無縫耦合銜接,實現非糧生物質規模化生產生物基材料的全產業鏈應用示范。
鑒此,《行動方案》提出,要推進技術協同攻關,深化生物技術與傳統化工耦合,實施關鍵技術創新工程,突破非糧生物質糖化、非糧生物質替代糧食發酵生產、高效提純濃縮、工業菌種與酶蛋白元件構建等關鍵平臺技術,因地制宜建設分布式非糧生物處置及糖化基地,提高單位耕地產出效率、降低能耗及成本,夯實非糧生物基材料技術經濟基礎;要推進技術應用示范,深化生物化工與農業種植協同耦合,實施技術放大和應用示范工程,開展非糧生物質糖化、工業化生產生物基化學品及聚合物、農業剩余物高值高效利用、生物基材料加工技術開發等示范,實現非糧生物質糖化及發酵、產物分離提純濃縮等工藝標準化、規模化、綠色化運行,提高穩定性、一致性和經濟性。
五、如何擴大生物基材料的下游應用?
生物基材料是對化石基材料的重要補充。目前我國生物基材料產品品種不豐富,不論是基礎化學品還是聚合物都還有待開發;與同類化石基產品相比,生物基產品成本普遍要高,性能也有待提升。目前,生物基材料下游市場滲透不易,亟待豐富產品體系、拓展市場應用空間。《行動方案》提出,要完善材料體系,堅持需求牽引與技術推動相結合,引導企業利用生物發酵、生物合成、化學合成等工藝,打造基于非糧生物質的生物基材料體系,并明確了乳酸、丁二酸等含碳化學品,以及聚乳酸、聚酰胺等含碳聚合物等重點發展方向;要拓展應用市場,支持生物基材料企業與下游重點企業搭建上下游合作平臺,聯合推廣應用可生物降解的日用產品、高端功能性產品,引導消費綠色升級,加快在經濟作物主產區和設施農業領域開展生物降解地膜和滴管管具等生物基產品示范應用。力爭到2025年,生物基化學品的品種不斷豐富,聚合物穩定性顯著提高,在塑料制品、紡織纖維等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
六、如何優化非糧生物基材料的產業結構?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產業集群是推動生物基材料產業轉型升級、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目前,我國生物基材料產業正處于產業化規模應用的關鍵時期,生產企業還是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干企業正在壯大,特色鮮明、競爭力突出的產業集群和示范基地尚在打造,產業結構也在優化。《行動方案》提出,要培育優質企業,引導石化化工企業發揮產業優勢,開展生物基材料產業鏈、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培育一批打通從農作物秸稈處置利用到下游制品全產業鏈路徑的骨干企業,聚焦工業菌種選育、酶蛋白元件制備等細分領域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企業,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格局;要優化區域布局,積極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重點推進生物基材料創新資源和要素向糧棉油糖大宗農作物主產區集聚,打造分布式非糧生物質糖化基地,形成具有區域優勢的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高地,支持符合條件的產業集聚區建設生物基材料領域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促進產業由集聚向集群轉型提升,提高規模效益與影響力。力爭到2025年,形成5家左右具有核心競爭力、特色鮮明、發展優勢突出的骨干企業,建成3-5個生物基材料產業集群。
七、如何健全非糧生物基材料產業發展支撐體系?
目前,我國生物基材料領域的產業服務平臺較為分散,知識產權保護、材料測試評價、材料數據庫建設等服務能力尚未形成對產業鏈及下游應用的有力支撐,生物基材料普遍沿用石油基材料標準體系,缺乏能源消耗限額、碳排放核算等標準體系和標識標簽及溯源體系,尚不能充分體現生物基材料的生態環境友好性,產業支撐體系亟需強化。《行動方案》提出,要加強產業服務平臺建設,完善微生物菌種選育技術、生物基材料技術研發、成果轉化運用、知識產權保護等體系,依托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先進高分子材料測試中心等提升測試評價服務能力,鼓勵上下游企業“一條龍”模式聯合開展生物基材料及制品性能參數數據庫建設;要完善標準標識體系,實施標準體系構建工程,建立健全適合我國產業特點的生物基材料產品質量、能源消耗限額、碳排放核算等標準體系及相關污染物排放標準,構建生物基材料及制品評價方法、產品標準、技術標準、標識標簽等標識和溯源體系,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產品認證、標識和溯源服務。
八、如何推進《行動方案》貫徹落實?
《行動方案》提出4方面保障措施。一是強化統籌聯動,加強部門協同和省部聯動,鼓勵地方政府統籌非糧生物質產業和鄉村發展需要,支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深度耦合,助力鄉村振興。二是加大政策引導,統籌秸稈高效綜合利用和分布式非糧生物質糖化生產點建設,將骨干企業功能微生物菌種納入國家或地方種子庫,加強生物基材料政府采購和相關領域人才培養等。三是加強財政金融支持,將生物基材料納入現有政策渠道支持方向,加大支持力度,將符合條件的生物基材料列入新材料首批次保險補償目錄,引導社會資本支持生物基材料研發、產業化及應用示范等。四是完善行業管理服務,建立健全統計分類目錄和統計制度,完善行業運行監測機制,嚴厲查處可降解塑料虛標、偽標行為,加強科普宣傳,提高社會對生物基產品的認知和接納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